鑄鐵件易產(chǎn)生的鑄造缺陷之一是針孔,它存在于鑄件表皮之下,一般在鑄件退火和噴丸清理后,甚至是在切削加工后才能發(fā)現(xiàn),因此這種鑄造缺陷常常造成原材料、機加工時、能源的浪費,據(jù)文獻[1],為開發(fā)新型機床,要求生產(chǎn)抗位強度達300MPa的灰鑄鐵。為達到高強度,在爐料中要加大量廢鋼,以降低鑄鐵的碳當量,抗拉強度提高了,但是隨之而來的因針孔缺陷造成廢品率大大提高。針孔是如何形成的,如何防止,成為開發(fā)新產(chǎn)品首先要解決的問題。
1 針孔形成機理
據(jù)文獻[2],形成針孔的原因,主要取決于3方面。
(1)鐵液中的含氣量越高,越易形成針孔。
(2)非自發(fā)氣核的多少。針孔是由于在鐵液中形成的氣泡來不及逸出鑄件外面形成的??勺鰹闅馀輾夂说挠需F液中夾雜物以及與鑄件接觸的鑄型表面上存在的微孔(微孔直徑在幾微米至幾百微米之間,再大將被鐵液充填,不能作為氣核),它們會成為氣泡形成的氣核,則鑄件易形成針孔缺陷,如果在面砂中加一些三氧化二鐵細粉,當鐵液注入鑄型后,會在型壁處形成一層玻璃態(tài)硅酸鐵,氣核大為減少,可以降低鑄件形成針孔的傾向性。
(3)鐵液表面張力的大小
鐵液表面張力與形成針孔的氣泡內(nèi)氣體含量有關(guān)。
氣泡內(nèi)氣體的壓力與鐵液中含氣量成正比,含氣量越高越易形成針孔。反過來講,同樣的鐵液含氣量,鐵液表面張力越小,則越易形成針孔。據(jù)文獻[1],用于生產(chǎn)高強度灰鑄鐵的低碳當量鐵液,實測表面張力為402.7dyne/cm。
由于用75FeSi對鑄鐵進行孕育,使鐵液中含有微量鋁,圖1表明少量鋁會降低鐵液表面張力,當鐵液中含鋁量在0.%時,表面張力降至最低,含鋁量再高,表面力提高。
圖1中給出了一條虛線,凡表面張力大于650dyne/cm,則鑄件不會出現(xiàn)針孔。
如果在鑄件澆注前,于爐前能快速測鐵液的表面張力,就可以預(yù)測澆注的鑄保護區(qū)5上能否產(chǎn)生針孔。如查有形成針孔的危險性,及時采取工藝措施,避免因針孔缺陷造成的損失。
2、提高灰鑄鐵液表面張力的措施
根據(jù)文獻[4],鐵液中C、Mn、Si、P等元素含量變化時都會對鐵液表面張力產(chǎn)生影響,但當含量變化不大時,影響較小,而鐵液中含氧量增高,表面張力會在為降低。
如果鐵液表面張力太低,有形成針孔缺陷傾向時,可采用含鋁較低的硅鐵做育劑,或采用新型高效孕育劑,減少孕育劑的加入量??刹捎煤⊥凉梃F的復(fù)合型孕育劑參看文獻[1],對高強度低碳當量鐵液,加入0.5% Si-Fe+0.3%1#稀土硅時,原鐵液含量由95.1%×10-4%,表面張力402.7dyne/cn,變成含量為38.2×10-4%,表面張力達854 dyne/cn,鑄件針孔缺陷消除。
加入0.3%左右的FeSiRE21,使鐵液脫氧、脫硫,從而提高了鐵表面張力,消除了鑄件形成針孔傾向性。
3 表面張力與鑄件中石墨形態(tài)的關(guān)系
為研究鐵液表面張力與鑄鐵石墨形狀之間的關(guān)系,本研究在電爐中熔化鐵液,爐料為100%首鋼Z14生鐵,原鐵液化學成分ω(%)為:3.39C, 1.39Si, 0.69Mn, 0.076P, 0.149S。當鐵液溫度達到1450℃時,進行蠕化(或球化)處理,采用包底坑沖入法,處理后加一定量75SiFe進行孕育處理,將處理后鐵液倒入經(jīng)預(yù)熱的10號石墨坩堝中,扒出表面熔渣,插入熱電偶測溫,打開氬氣瓶,使氣路充滿氬氣,調(diào)節(jié)氣體流量達到合適值,下?lián)u毛細管夾持器,使毛細管接觸鐵液液面,記錄斜壓計中水柱液面讀數(shù)h始,上移百分表,使百分表芯桿端部與夾持器下表面接觸,將百分表盤旋至零點,下降毛細管插入鐵液一定深度,由有分表記錄h1,觀察斜壓計水柱讀數(shù)的最大值,記錄h末。如此進行表面張力測定并計算,每次測量10個表面張力數(shù)值,取平均值做為測試結(jié)果。測試后澆注Φ30mm試棒,用QRMg8RE7及FeSiRE21兩種,以不同配比、不同加入量處理鐵液,以期得到多種石墨形態(tài)。
通過80余爐試驗,研究了表面張力、鐵液溫度與鑄鐵石墨結(jié)晶間的關(guān)系,其結(jié)果如表1、表2與圖2。
表1中65#為不加變質(zhì)劑的灰鐵鐵液,為使含硅量與其它各爐大致相同,向鐵液中加了1.17%Si進行孕育。
根據(jù)表2中的溫度、表面張力和石墨形態(tài)的對應(yīng)數(shù)據(jù),在以表面張力-鐵液溫度坐標系中得出了3條曲線(見圖2),它們將坐標平面分成了4個區(qū)域,各自代表著不同類型石墨形態(tài)。
線1以下為普通片狀石墨鑄鐵區(qū),當鐵液表面張力大于線1,而小于線2時,石墨片比較細小,進而隨著表面張力增高而出現(xiàn)片狀石墨+蠕墨+球墨,但達不到不含片狀的蠕墨鑄鐵狀態(tài)。鐵液表面張力達線2,則片狀石墨完全消失,在其線附近,石墨形態(tài)為75%~100%的蠕蟲狀石墨,而球狀石墨占0~25%。表面張力高于線2而低于線3時,則隨著表面張力增加,石墨晶體中球化率增高,蠕化率降低。當表面張力達線3時,球化率高達90%以上。線上部區(qū)域,為球墨鑄鐵區(qū)域。可見,隨著表面張力增高,石墨結(jié)晶將相應(yīng)由片狀轉(zhuǎn)變成蠕蟲狀,進而變成球形。
表1灰鐵及加球化劑后鐵液的化學成分
爐次
|
附加劑加入量(%)
|
處理后鐵液化學成分ω(%)
|
||||||
Si
|
Mg
|
RE
|
C
|
Si
|
S
|
Mg
|
RE
|
|
35
|
2.12
|
0.094
|
0.576
|
0.025
|
0.019
|
0.061
|
||
50
|
1.35
|
0.090
|
0.245
|
3.60
|
2.7
|
0.028
|
0.026
|
0.061
|
19
|
2.12
|
0.094
|
0.576
|
3.54
|
4.05
|
0.024
|
0.027
|
0.121
|
76
|
1.27
|
0.032
|
0.216
|
0.026
|
0.020
|
0.104
|
||
42
|
1.35
|
0.067
|
0.310
|
3.25
|
2.51
|
0.027
|
/
|
/
|
41
|
1.55
|
0.080
|
0.440
|
3.35
|
2.44
|
0.025
|
0.016
|
0.065
|
40
|
2.12
|
0.094
|
0.576
|
0.023
|
/
|
/
|
||
11
|
1.17
|
0.054
|
0.531
|
3.65
|
2.01
|
0.027
|
0.019
|
0.045
|
73
|
1.27
|
0.032
|
0.216
|
0.029
|
0.019
|
0.069
|
||
77
|
1.27
|
0.032
|
0.216
|
0.026
|
0.021
|
0.104
|
||
75
|
1.27
|
0.032
|
0.216
|
0.026
|
0.017
|
0.049
|
||
67
|
1.25
|
0.028
|
0.211
|
3.54
|
2.31
|
0.027
|
0.029
|
0.040
|
68
|
1.26
|
0.028
|
0.211
|
3.79
|
2.29
|
0.030
|
0.022
|
0.074
|
32
|
1.70
|
0.128
|
0.348
|
0.028
|
0.031
|
0.045
|
||
57
|
1.25
|
0.028
|
0.211
|
3.65
|
2.16
|
0.029
|
0.023
|
0.052
|
59
|
1.25
|
0.028
|
0.211
|
3.91
|
2.10
|
0.031
|
0.023
|
0.044
|
58
|
1.25
|
0.028
|
0.211
|
3.73
|
2.00
|
0.037
|
0.021
|
0.033
|
54
|
1.27
|
0.024
|
0.277
|
3.60
|
2.22
|
0.041
|
0.023
|
0.044
|
46
|
1.18
|
0.056
|
0.204
|
3.72
|
2.23
|
0.029
|
/
|
/
|
52
|
1.31
|
0.032
|
0.236
|
3.65
|
2.26
|
0.033
|
/
|
/
|
31
|
1.54
|
0.117
|
0.268
|
0.031
|
0.027
|
0.063
|
||
65
|
1.17
|
/
|
/
|
3.65
|
2.07
|
0.053
|
/
|
/
|
注:上述各種鐵液的含錳量為0.67%~0.71%,含磷量為0.071%~0.080%
表2 鐵液表面張力、溫度與石墨形態(tài)對照表
爐號
|
溫度/℃
|
表面張力/(dyne/cm)
|
石墨形態(tài)
|
|
35
|
1 340
|
1 273
|
4%蠕
|
95%球
|
52
|
1 340
|
1 255
|
100%球
|
|
19
|
1 360
|
1 207
|
10%蠕
|
90%球
|
76
|
1 362
|
1 169
|
10%蠕
|
90%球
|
42
|
1 372
|
1 135
|
5%蠕
|
95%球
|
41
|
1 381
|
1 151
|
10%蠕
|
90%球
|
40
|
1 383
|
1 172
|
10%蠕
|
90%球
|
11
|
1 340
|
1 061
|
20%球
|
80%蠕
|
75
|
1 359
|
1 015
|
25%球
|
75%蠕
|
77
|
1 364
|
993
|
20%球
|
80%蠕
|
73
|
1 364
|
1 007
|
25%球
|
75%蠕
|
67
|
1 380
|
1 022
|
20%球
|
80%蠕
|
68
|
1 385
|
1 062
|
5%球
|
95%蠕
|
31
|
1 360
|
990
|
20%球
|
80%蠕
|
32
|
1 380
|
972
|
5%球
|
95%蠕
|
57
|
1 342
|
1 157
|
40%球
|
60%蠕
|
59
|
1 340
|
1 153
|
35%球
|
65%蠕
|
58
|
1 358
|
1 144
|
30%球
|
70%蠕
|
54
|
1 362
|
1 137
|
35%球
|
65%蠕
|
46
|
1 360
|
1 155
|
50%球
|
50%蠕
|
52
|
1 363
|
1 153
|
50%球
|
50%蠕
|
近代研究認為,鑄鐵石墨形態(tài)和鐵液的表面張國之間沒有直接關(guān)系,它和石墨晶體與鐵液間的界面張力存在著一定關(guān)系。也就是說,鐵液表面張力增加,不見得石墨形態(tài)就一定轉(zhuǎn)變,例如向鐵液中加入鋁,當鐵液中含鋁量大于0.1%后,鐵液表面張力隨含鋁量增大而增高,但石墨仍為片狀(可參見圖1),那么,在什么樣條件下才能出現(xiàn)上述的試驗結(jié)果呢?
從本實驗結(jié)果表明,只要保持原鐵液的化學成分大致相同,只改變球化元素和(或)稀土元素加入量,則石墨形態(tài)與表面張力就有如前述關(guān)系,如何解釋這種關(guān)系呢?下面試作粗淺分析。
有文獻指出了鐵液中碳、硅、錳、磷、硫及含氧量對表面張力的影響。這些元素變化對鐵液表面張力都有影響,其中C、Si、Mn、P四元素含量少量變化對表面張力影響較小,而S、O含量變化,影響則顯著。含硫量由0.1%增至0.2%,表面張力要降100dyne/cm;含氧量由0.1%增至0.2%,表面張力要降200dyne/cm。本實驗中C、Si、Mn、P等元素大致不變,則鐵液的表面張力主要取決于鐵液中硫和氧含量的變化,兩者含量降低則表面張力增高。
眾所周知,鑄鐵中球化元素鎂和(或)稀土元素含量增加,石墨形態(tài)隨著發(fā)生變化。當原鐵液中不含鎂或含鎂量<0.001%時,是典型片狀石墨;隨著含鎂量增加至0.007%、0.011%,進而至0.013%,片狀石墨變短、變細,進而變成片墨+蠕墨+球墨。當含鎂量增至0.016%時,石墨則變成蠕蟲狀,再增加含鎂量,球墨量增加,蠕墨量減少。當含鎂量增至0.033%時,則全部成球狀石墨。
球化元素是化學性質(zhì)活潑元素,加入鐵液中后,首先是脫氧、脫硫,使兩者含量降低,其后果是鐵液表面張力提高。
把上述分析綜合起來不難看出,其它元素含量基本不變的條件下(這和車間穩(wěn)定生產(chǎn)某種鑄鐵件時情況是一致的),鐵液中球化元素增加,其表面張力也要增高。因此根據(jù)鐵液表面張力的大小,就可以判斷鑄鐵結(jié)晶后的石墨形態(tài)。在本試驗條件下,表面張力為900dyne/cm以下時,為片狀石墨;表面張力在1000dyne/cm左右時,為蠕化率大于75%的蠕蟲狀石墨;當表面張力為1 150~1 250dyne/cm時,石墨呈球狀。
4結(jié)論
(1)鑄鐵件產(chǎn)生針孔的傾向性與鐵液的表面張力有關(guān),鐵液表面張力低,形成針孔的傾向性大。
(2)在澆注鑄件前,如能測得鐵液表面張力數(shù)值,對預(yù)防鑄件是否產(chǎn)生針孔缺陷很有意義。可以及時采取工藝措施,避免鑄件中針孔缺陷的產(chǎn)生。
(3)在一定條件下(鑄鐵中其它元素含量基本保持不變,僅更球化元素鎂和稀土的含量),試驗結(jié)果證明,鐵液的表面張力和鑄鐵凝固后石墨的結(jié)晶形成有一定關(guān)系,即隨著鐵液表面張力的增加,石墨從片狀石墨轉(zhuǎn)變成蠕蟲狀,進而成球狀。
(4)在本試驗條件下,表面張力為90dyne/cm左右時,石墨呈片在狀,當表面張力為1000dyne/cm左右時,石墨為蠕化率大于75%的蠕蟲狀,當表面張力達1150-1250dyne/cm時,石墨呈球狀。